作者: 发布日期:2021-06-30
生产中经常遇到滚动活塞杆“发热”。如果原因分析不清,处理不及时,措施不当,往往会事半功倍,甚至导致活塞杆烧、档位减速等恶性事故。以下是金粉生产调试中遇到的几个典型案例,对设计、安装、润滑、装配等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总结。供你参考。
2003年(生产初期),我公司1号窑头风机过大,发生多起活塞杆烧事故。经过现场调查,发现活塞杆油的标准设计存在问题。当油位标记低于油位标记时,实际测量显示zui低一排活塞杆球刚好接触到油位。只有当油位显示在上刻度线时,才能满足操作要求。当油位接近底线时,润滑条件恶化。起初活塞杆的温度上升缓慢,现场人员对活塞杆发热的报警不够重视。一旦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,就会在ji短的时间内急剧上升,烧坏活塞杆。因此,不正确的机油标签会导致检查和维护人员的误导。查明原因后,重划加油标准线。
再比如CL公司回转窑减速机的高速轴活塞杆,启动2~3小时突然冒烟。经分析,事故原因是高速轴活塞杆座回油孔过低,大部分来自油管的油从回油孔直接流入减速机。调整回油孔的角度,使活塞杆座保持一定油位后能正常运转。
由于润滑管理不严格,在加油换油过程中容器脏污,或者管道焊接酸洗不规范,造成焊渣铁锈等杂质进入油管后堵塞油孔,在工程前期相当普遍。
比如公司的生料磨减速机堵油烧活塞杆,th公司的水泥磨减速机堵棉纱烧活塞杆。特别是TH公司检查减速机活塞杆的油量时,总是不清楚高速轴活塞杆能加多少油。油管完全拆开后,用高压空气吹,发现里面堵了两条细棉绳!另外,TH公司在更换减速机活塞杆的过程中,也发现活塞杆偏心套的进油孔太细(偏心套的油孔可以比活塞杆本身的油孔直径大一个规格),所以对油孔进行了扩孔。
由于硬齿面减速器各部分的活塞杆由稀油站润滑,各润滑点的油管并联,观察总油量和回油量时很难发现部分油管堵塞。因此,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会仔细检查每根油管的温度,并根据油管的温差判断油路是否畅通。一般没有油的油管温度比其他管低。
用于滚动活塞杆的润滑油(或油脂)有一定的工作温度。温度过高时,水和灰会进入活塞杆座,造成严重氧化、乳化等变质,从而失去润滑效果,导致温度过高,活塞杆不好。此外,润滑油(或油脂)质量差或加油(油脂)不及时也是常见现象。如果雨水进入带式输送机滚筒活塞杆,煤粉或生料进入旋转给料机活塞杆,富勒泵活塞杆,则活塞杆温度会升高或出现异常噪音。
尤其是在夏季生产中,这个问题非常普遍,个别厂家不惜增加或串联冷却器来增强冷却效果。由于高温风机冷却器结垢严重,当温度过高时,各支路往往会报警。有效的处理方法是每年夏季前对冷却器进行酸洗除垢。
这种情况在大型风机、破碎机等长轴设备中容易发生,也是设备设计人员、生产厂家、安装人员、维修人员容易忽视的环节。典型案例:在生产初期,CX公司回转窑后排风机在工作状态下,转子轴热膨胀后与活塞杆端盖发生严重摩擦,活塞杆端盖与转子轴端面短时间高温熔焊在一起,导致风机自由端发热严重。因此,在安装和验收新风机时,应注意检查自由端的活塞杆轴向间隙是否能满足工况下的膨胀要求。